关闭

菜单

剧情介绍

也是最真实的一段是有个舔狗男在聚会上咆哮表白(还特地跑出了画外),欠缺之处是画面作用过低,除了几个镜子前 裸身躺地上 跳舞和流泪舔狗男的镜头比较触情以外,大量的固定镜头即使作为补偿也难说到位,对话并不深入而且切的太碎,以至于我很难这么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困了),不过倒是也切合主题-我闷的慌,以为拍短片可能更合适,另外,音乐是好听的。[S] 迷人,惊人。一部动听的影像作品,“影像有声书”,雷乃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用强大的电影表现力构建时空记忆迷宫,杜拉斯则在此片中用极致的完全声画分离实验用声音尝试去做此点。由精简诗意的人物对话与旁白,让我想循环播放的乐曲和自然声等组成的层次感极强的优美声音与画面融合,使看似不复杂的画面,雕塑般静止的人物表演值得被更长久的凝视,每个静物都在静谧中诉说自己的故事,在声音中梦游,创造出最独特优雅迷人的空间与意境。也许这种抽象的极端实验并不是文字与影像最合适的结合方式,但依然要感谢杜拉斯为我们留下了两小时最独特的美丽。无论如何,这场实验做在了我的审美点上,我爱这美妙的作品。静物画-风景画风格 全片除了几处风光外几乎完全在(实为巴黎郊区的)殖民风格庄园里面不断重复的空间当中。这片子的声音很有意思 旁白人物讲述+未经翻译的来自老挝?泰国?的乞丐歌声+故事内音乐+其他非故事环境音。与其说是电影我觉得更像是有声书/信的配影实验 人物的表演也接近舞蹈表演 以对旁白叙述人物的模型化呈现为宗旨 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想起去年在马里昂巴。叙述的感觉像是在咖啡馆偷听到隔壁桌聊了一下午有的没的。从结构来看这片子可以算是当代美术馆电影类型了实验性比较强 甚至可以出去转一圈回来接着看。但整体比较空洞 即便在情感上也没有达到 完全可以拍成短片美,没看够就结束了!鬼才杜拉斯才能拍出mise-en-scene绝美的留白式画面,燃着的香炉,几缕青烟,烟视媚行,空间的灵动感就此点燃,两条故事线在不同时空穿梭,又在电影时长中点处绵延不但的嘶吼声中汇合;静止的画面,跳动的声音,勾勒出殖民与被殖民千差万别的生活境地,可又没有哪一处明说,电影仿佛就是利用魔幻的空间与精致的画面给观众打暗语,空间里的动静糅合推动着画面,画面推动着不同时空里不平行的故事线,故事线推动着人物模特,所有的元素又落地到最传统的讲故事方式--叙述者的画外音里,杜神就这样把弄着观众心理,隔雾赏花,若即若离,太巧妙~8.5/10。①如简介所写:女主在三个男人(她法国驻印度大使的丈夫、她英国情人、爱慕她的法国驻印度拉合尔副领事)间犹豫挣扎最终投海自尽,以及尾随女主来到印度的女乞丐的悲惨乞讨故事(最后饿死)。②意识流电影:不说话且表演木然甚至定格的人群/大量的镜像/大量模拟思绪的固定或缓慢运动镜头/用音乐和旁白串联起不断跳跃的画面(皆同质于《马里昂巴德》)、声画对位(声与画的异步比雷乃更狠,这既让影像更自由丰富,也导致有些信息过载,扣1分),但整体和《马》的影像力量有差距(场面调度、意识主观性的呈现等)。③慵懒而鲜艳浪漫的画面。看杜拉斯的片子确实先看文本再回到影像会更清楚的了解杜拉斯的表达。影片中杜拉斯极简的布景设计,仅由一面镜子便能制造出虚虚实实的状态,而她着力去探求文字与电影的边界,文学依靠我们自身的思考去想象所有的场景,杜拉斯在片中场景基本通过旁白描述,场面更是依靠观众自己脑补,这是开放式的叙事,是对于故事电影引导性的解放,从这个角度来看,杜拉斯构建了三层维度,电影内部叙事,独立旁白,观众理性思维,这几方面都了解后,我们才能真正感知杜拉斯想要表达的那既不存在于电影中也不存在于电影外的记忆,而那团迷雾,就在影像与观众头脑之间。杜拉斯对电影破坏性太强,视电影规则打的七零八落,法式中二。跟她比起来雷乃都显得内敛传统。7.26又看了一遍,情调氛围是挺到位,地毯镜子烟雾慵懒颓废。作为观众既在偷窥也在偷听。鬼魂一样的对话声在画外飘来飘去,只有说话时才自我现身。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只知道自己听完了一首《印度之歌》。先有文字,像戏剧剧本里的对话。再去配上走来走去的人物画面。比较成功的打破了普通电影用视觉故事为创作基础的方式。也成功的塑造人与人的亲密+疏离感,沟通无需说话,只靠心灵感应。杜拉斯一辈子都在重复相似的主题故事,只是方式足够独特超前。杜拉斯对音画分离的执着,就像安东尼奥尼在红色沙漠里对彩色画面的运用,他们镜头下的角色在时间的流沙里衰败,女性渴望通过性爱从男性身上汲取生命力,却发现后者已是阳痿(非literal意义上)而无能的,当两者都失去表达情感的能力,只好将颜色投射到周边世界获得一丝生存的意义。这在印度之歌里被更加扩大了,以致于声音、香味等等,都附上了这一层含义。不过安东尼奥尼是一个彻底的电影艺术家,他的原点是电影,杜拉斯的原点却还是文字,那么印度之歌是背弃了电影艺术的本质,还是完成了一次了不起的影像批评?